行業資訊
今年2萬億置換債已超99%,已有省份提前下達2026年置換債額度
財聯社10月15日訊(編輯 楊斌)企業預警通數據顯示,今年2萬億再融資專項置換債資源已落地超過99%,32個地區的發行工作已完成。近日,已有省份提前下達了2026 年置換債額度。業內人士指出,今年地方債提前批下達時間偏早,不排除4季度提前使用部分化債額度的可能。
據企業預警通數據統計,今年全國有33個地區(省和計劃單列市)啟動再融資專項置換債發行,累計完成發行規模19923.80億元。以2萬億額度計算,今年的再融資置換債發行進程已超過99%。
江蘇省共發行了2511億元的置換債,規模與去年一致,是唯一一個發行規模超過2000億的地區。湖南省、貴州省、河南省、四川省、山東省也都超過了千億元,緊隨其后。假定今年各地區2萬億額度的分配情況與去年完全相同,則除河南省外,其余32個地區2025年的再融資置換債發行工作已100%完成。
圖:再融資專項置換債發行規模居前的地區

(資料來源:企業預警通,財聯社整理)
在去年11月全國人大常委會確定2024-2026年每年發行2萬億元用于置換隱債的再融資專項債后,2024年的2萬億額度在一個多月內迅速發行完畢。此前,市場普遍預期今年2萬億再融資置換債發行前置,或能在上半年發行完畢。
從實際的發行節奏來看,今年再融資置換債的發行高峰集中在1-4月。前四個月,置換債分別發行了1719億元、7823億、3830億、2617億元。5月起,置換債的發行逐漸減速,上半年完成2萬億發行工作的近九成。7-9月,置換債的發行規模均不超過1000億元。
信達證券宏觀首席解運亮研報指出,用于置換的再融資債帶有明顯的前置特征。盡管再融資債券不涉及項目投資對于地方經濟拉動效果有限,但“先化債、再投資”有利于地方政府輕裝上陣,集中精力發展支撐經濟的內部動力。
在9月12日的國新辦發布會上,財政部部長藍佛安透露,一次性增加的6萬億元專項債務限額已經累計發行4萬億元。各地置換以后,債務平均利息成本降低超過2.5個百分點,可以節約利息支出超過4500億元。“繼續落實好一攬子化債舉措,提前下達部分2026年新增地方政府債務限額,靠前使用化債額度,多措并舉化解存量隱性債務”。
財通證券首席經濟學家孫彬彬團隊認為,目前已落地化債資金占2028年之前需化解的隱債余額的比重已超過50%,地方政府隱性債務化解工作進度預計已過半。
根據慣例,國務院可以在當年新增地方政府債務限額(包括一般債務限額和專項債務限額)的60%以內,提前下達下一年度新增地方政府債務限額。
10月14日,河北省財政廳公開《河北省人民政府關于河北省今年以來省級預算及省總預算執行情況的報告》,其明確:報經國務院同意,財政部核定我省2025 年新增政府債務限額2706億元。其中,財政部已下達河北省2026年置換存量隱性債務限額280億元,目前處于待分配狀態。
浙商證券固收分析師杜漸認為,地方債提前批額度為下一年度部分新增額度的提前下達,而非提前發行。往年提前批下達時間多集中在11~12月,今年下達時間偏早,不排除4季度提前使用部分化債額度的可能,但集中發行仍需到2026年1季度。
更多相關信息 還可關注中鐵城際公眾號矩陣 掃一掃下方二維碼即可關注





